前幾天在一個讀書會裡討論了這本書 The Psychology of Money,很想把這本書分享給你。這本書沒有艱澀的理論,作者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文字幫助讀者如何釐清自己跟金錢的關係。不管你的收入高低,都可以塑造讓自己感覺幸福的金錢觀。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的作者是 Morgan Housel。他是知名的財經作家,得過兩次美國商業編輯和作家協會的最佳商業獎,也得過紐約時報悉尼獎。這本書自2020年出版以來,已經銷售超過400萬本,並且翻譯超過了50國的語言。它的繁體中文版書名是「致富心態」,簡體中文版書名是「金錢心理學」。這本書裏有20個章節,我在網路上也看過不少關於這本書的心得分享,每個人的角度也不太相同,我在這邊提出的是我自已的感悟。如果你看過這本書也願意分享你的看法,歡迎你在留言區裏評論;如果你沒看過這本書,希望這個視頻能夠提起你對這本書的興趣,相信你也會有所收穫。
每個人的理財觀都可以解釋,沒有人是瘋子,也沒有 One size fits all 的理財仙丹
我們每個人的理財觀都不一樣,有的時候你可能會對某些人的金錢觀難以接受。譬如太小氣、太拜金、太奢侈、或是投資太冒險等等,覺得錢可以這樣用真是無語了。作者提到的觀點是你個人的金錢觀80%跟你的經歷與世界觀有關,但是你的經歷是這個世界上的極小部分。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對你來說不可思議的行為對他來說可能是可以理解的。所以當我們看到理財觀跟我們不一樣的人的時候,與其批判別人的理財觀,不如先提醒自己因為不同的經歷會造成不同的觀點。類似的想法也適用在理財建議上,我們常常在電視、網路或社群媒體上看到各式各樣的理財投資建議,薇薇安建議你一定要學著思考這個建議適不適合自己。每個人因為不同的理財目標、風險承受程度、投資年限、流動性需求、稅率高低不同,同樣的投資建議對你也許可行,對他卻是風險太高。所以,我們需要了解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金錢,會有不同的觀點跟行為。我們不需要去批判別人,但是我們要了解我們自己的金錢觀跟理財行為,才能做出對自己有幫助的財務決策。
Never Enough 你是否永遠不知足?
你有沒有想過存到多少錢你就可以退休?如果有,再回想一下是不是隨著你的工作收入增加,這個目標會一直往上走?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收入增加的同時,支出也增加了。為了要能夠滿足增加的支出,只好提高自己的退休目標。當我們加薪升職的同時,會很自然地想要過更好的生活,買精品名牌,開好一點的車,買大一點的房子,住在高級一點的社區,讓孩子上私立學校,走進上流社會的社交圈。當你覺得自己的經濟基礎好不容易到達一個水平時,你永遠可以看到經濟比你更富足的人。如果你沒有辦法讓自己停在一個 ”Enough“ 的目標,你就只能不停地讓自己追逐財富。嚴重的話還會讓人鋌而走險。書中就提到了一位著名管理顧問公司的高管,他明明已經在業界備受尊敬,也已經很有錢,卻為了得到更多的財富而做內線交易,最後身敗名裂。作者在書裡的一句話,“ The hardest financial skill is getting the goalpost to stop moving.”,你覺得有沒有道理呢?
Freedom 可以用錢買嗎? 還是我們犧牲了 Freedom 去換錢?
在矽谷高科技大廠工作的員工,底薪加上股票的總薪資待遇可能非常優厚。一對在科技大廠工作的夫妻年薪待遇可能有70萬。聽起來好棒對不對?但是這也是我們常聽到的「黃金手銬」。因為這優厚的待遇可以讓我們過著感覺富裕的幸福生活,但是為了維持這樣的生活品質,我們必須非常努力的工作,維持自己良好的工作績效,跟其他的團隊打好關係,這樣才不會在下一波裁員時淪為犧牲品。我們常聽到如果我們可以用錢解決的事都不是事,我們可以用錢去買勞務,把我們的時間空出來去享受快樂 。但是為了做到這點我們必須犧牲我們的時間,努力工作賺很多的錢。這樣繞了一圈下來我們到底得到了什麼?作者在 Freedom 這個章節裡的開頭一句是,”Controlling your time is the highest dividend money pays.” 原來這才是我們每一個人發自內心的渴望—— 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時間,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財務自由是個軟技能,你我都可以學
書中用了很多例子跟小故事告訴我們,雖然我們每一個人的背景經歷不同,金錢觀不同,但是讓自己財務成功是個Soft Skill,這個軟技能是你我都可以學的。書裡面提供了一些具體的行動建議跟觀點,這部份也是我最喜歡的部份。因為我也認同這些建議是不分收入高低,不分教育背景都可以複製的。那麼包括了哪些呢?
- 存錢是不需要理由的 – 我們存錢常常伴隨著某個目的,這次想買某個東西,下次想去哪裡旅行。但是存錢是可以不需要理由的。財富的增加原因不外乎存錢或投資,你可能沒有辦法百分百控制你的投資績效或是你的生意成敗,但是要不要存錢這件事是你百分百可以自己控制的。賺進財富的方法也許有很多種,但是守住財富的方法只有一種,就是進來的錢要比出去的多,所以要增加財富就先從存錢開始。
- 財富其實是在你看不見的地方 – 在第九章 Wealth is what you don’t see 的關鍵句子裏,作者說 Spending money to show people how much money you have is the fastest way to have less money. 花錢向別人展示你有多少錢是擁有更少錢的最快方法。第八章Man in the Car Paradox 也很有趣,只有兩頁但是很有畫面感。想像一下,當你看到有人開著你夢寐以求的跑車經過你身旁,你會不會羨慕地多看一眼?可能會,但是你會記得開車的那個人嗎?大概不會。所以作者透過這兩章傳達的是,如果我們想要透過展現自己的財富去贏得別人發自內心的崇拜跟尊敬,這些財富能帶來的敬重大概很有限。相反地,謙遜,善良跟同理心更能贏得人們的敬重。所以如果你把錢花在很多奢侈品上只是想要向人們展現你很有錢,讓人打心裏羨慕你敬重你,可能作用不大,這些錢其實都可以省下來了。
- 實際重於理性,我們是人,不是spreadsheet – 作者在書裡提醒我們,在做財務決策的時候,不要太理性。對自己合理比較實際,因為這樣更有機會長期堅持下去。所以奢侈品不是不能買,也不是不能花錢去享受人生,而是合理就好。讓自己能享受人生的同時還是能夠維持自己的儲蓄習慣,不要過度消費讓自己負債。作者也提到了在市場上看到的各種五花八門的投資策略如何打贏大盤,那些策略在理論上好像很厲害,但是我們是人,是人就容易衝動做不理性的決定,就容易當韭菜被收割。有沒有什麼策略是適合我們普通人去執行的呢?
- 長期投資,適時調整,每個人需要的財務決策不一樣 – 作者並沒有提出具體的投資建議。畢竟他在書裡主張的就是「那些跟你在不同金錢賽道的人,從他們那裏獲取財務線索要小心」。但是作者也提出了大方向,如果要成為一個好的投資人,最有力的方法是增加你的投資年限。換句話說,就是越早越好。除此之外,要理解投資策略並非一成不變,要能夠適時地做調整,在適當的風險管理下,增加容錯的空間,才能讓你晚上睡得著覺,並且得到長期投資的複利成長。這本書是2020年出版的,書上說了Warrant Buffet $84.5 billions 的淨資產中,有$81.5 billions是在他65歲以後才累積的。我剛剛查了一下,Warrant Buffet 的淨資產到2023年11月是 $121 billions. 是不是很驚人?這就是複利的奇蹟。我們不要忘記巴爺爺是11歲就開始學習投資,他的投資年限比我們大部分人都還要長。說到這裡,你是不是也想讓自己儘早開始呢?
這本書的內容其實跟我們聽到的理財常識大同小異,但是作者用很多例子跟故事,深入淺出把這些常識組織起來,是一本很容易讀,不會讓你覺得枯燥無味的理財書籍。希望這本書也可以幫你釐清你跟金錢之間的關係,不要成為金錢的奴隸,而是運用金錢成就你的自由。